3个多月来,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现场参观总量已突破300万人次。
从外部环境看,发电集团直接面对市场竞争已呈不可逆转态势,迫切需要建立适应市场运营的载体和机制,形势十分紧迫。市场化营销业务涉及面广,要做到营销管理上下业务链纵向穿透、部门关联业务横向贯通,外部公关到位,全面把握市场,实施精准营销。
可考虑建立和完善市场化营销考核和薪酬管理机制,采取将员工薪酬与营销业绩充分挂钩的市场化有效激励策略,加快推进将营销绩效纳入集团公司全面绩效管理,建立健全营销绩效管理体系。电力营销人员必须避免临时的规划和策略,并确保最先进的营销思想和观念能够在自己的营销决策和营销实施中发挥相应的作用南方电网公司广州供电局将在推进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建设、电力营商环境优化等方面继续出新出彩,把服务和保障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打造成南网名片,使南网区位优势得到最大发挥。据悉,百济神州基地建成后将代表领域先进水平,是国家重点科技项目。广州南沙供电局营销部黎珂珂介绍说,供电局还编制了典型接线套图,报装流程由串行改为并行,提高办电效率的同时促进设备的循环利用,减少成本和资源浪费。
无人机照明、无线监控,一系列黑科技,也在施工现场得到应用。恒大智能汽车(广东)有限公司开发部总经理范肖谈到,这种临时用电办起来,时间、精力、成本、人力耗费大,如今办理临电租赁,就方便多了。2018年电力新业态发展亮点纷呈,成为推动能源电网转型发展和能源电力管理变革的重要力量。
注1:这里分布式电源仅指分散风电、分布式光伏和燃气分布式电源。2018年底,甘肃省首个国家网域大规模电池储能电站试验示范项目获批,一期建设规模180兆瓦/720兆瓦时,有望2019年投运。偏远地区微电网:我国已在西藏、青海、新疆、内蒙古等省的边远地区建设了一批微网工程,共计11个,以并网型微电网为主,包括:西藏措勤县微电网、蒙东陈巴尔胡旗微电网、青海玉树微电网等。从两大电网公司向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和跨界之后,又不约而同发文促进储能的发展,从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三型两网、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的发展战略来看,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势不可挡,目前先进物联网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才刚刚起步,未来电力新业态/新模式还将不断涌现。
电力新业态分布式能源、微网以及综合能源系统从早期的分布式天然气多联供到近期的新能源供能系统,再到微电网、多能互补和综合能源系统,通过先进信息技术、能量管理技术与能源产业深度融合,推动能源电力新业态的兴起。批复多能互补终端一体化集成供能系统17个。
电力新业态的出现,将带来电网形态功能的改变。我国分布式电源尚未建立统一的全国范围统计口径,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到2018年底,我国分布式电源1装机约为7500万千瓦 ,占电源总装机的3.8%。近年来,新能源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移动通讯和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的发展,不断推动着能源行电力行业的转型升级,带来电网形态功能的改变,也带来电力新业态不断涌现,为电网的创新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系统规模小,系统容量(最大用电负荷)原则上不大于 20 兆瓦。
河南、江苏、湖南、甘肃等地陆续开展了百兆瓦级别的电网侧储能项目建设。储能系统这里主要指非抽蓄储电系统。2018年,电网侧储能成为中国储能市场最大的亮点,全年新投运电网侧储能规模20.68万千瓦,占全国新投运项目总规模的36%,首次超过用户侧,跃居第一位。储能截至2018年底,我国已投运的电化学储能的累计装机规模为101万千瓦,同比增长159%。
其中锂离子电池累计装机68.7万千瓦,占68%。分布式电源集中在东中部和南方地区,其中浙江、山东、江苏、安徽四省合计约占60%微电网:根据已掌握的项目并网信息,国内已投运的微电网工程项目超过35个。
由于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出力特性的波动性,主要以并网实现风电、光伏发电的经济高效利用,这种类型分布式能源既上网又下网,对电网而言既是电源又是负荷,成为电力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出现是推动新业态发展重要引擎,新业态实现突破发展的关键在于商业模式创新,以服务创造价值。
微网:早期主要指微电网,电源以本地可再生能源发电为主,通过增加储能单元和控制单元,成为高渗透率风电、太阳能等分布式新能源应用的高级形式。南方电网也于2019年初印发《关于明确公司综合能源服务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需要适应电力系统的发展,适时推进能源电力管理体制机制的变革。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系统:又称综合能源系统,既是微网的升级版,又是能源互联网(互联网+智慧能源系统)的重要单元。近年来,随着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成本的大幅下降,用户侧储能系统、电源侧储能系统,特别是电网侧储能系统快速发展,成为一种电力新业态。分布式能源:是利用小型设备就近向用户提供能源供应的能源利用方式,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
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系统示范项目:十三五以来,国家已批复 互联网+智慧能源等试点示范项目55个,其中城市能源互联网综合示范项目12个、园区能源互联网综合示范项目12个、其它及跨地区多能协同示范项目5个、基于电动汽车的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6个、基于灵活性资源的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2个、基于绿色能源灵活交易的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3个、基于行业融合的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4个、能源大数据与第三方服务示范项目8个、智能化能源基础设施示范项目3个。为顺应电力新业态的发展,国家电网公司2017年进入综合能源服务领域,成立了26家省级综合能源服务公司,2019年初印发了《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关于推进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发展2019-2020年行动计划》。
近些年来,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成熟和广泛应用,同时由于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能量密度低,更适合就近、以小系统方式利用,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已成为分布式能源发展的主要形式。新业态必将推动能源电力商业模式的创新。
新业态发展现状分布式能源、微网及综合能源系统分布式电源:近年来,技术进步带动分布式电源经济性持续提升,加上新能源布局调整、电力改革深化、新城镇新农村建设等政策措施持续推进,各方参与分布式电源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分布式电源呈现高速发展态势。2017年,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五部委发布的《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2017〕1701号)。
如,分布式发电与电改融合,将催生大量局部发售一体化或发配售一体化模式,带来配电网规划管理体制机制的改变。本文刊载于《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9年03期,作者何永胜、李琼慧、李娜娜就职于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新能源与统计研究所。南方电网公司率先发布《关于促进电化学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紧接着,国家电网公司办公厅印发《国家电网公司关于促进电化学储能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试行)》。从国家已出台的相关支持文件来看,都不再提专项财政补贴,主要鼓励结合能源电力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市场活力,鼓励新业态通过市场的方式实现盈利和良性发展。
对于储能,鼓励建立与电力市场化运营服务相配套的储能服务补偿机制政策要义分析及发展趋势能源电力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势不可挡,已成为国家推动能源消费革命、供给革命和技术革命的重要抓手。
建立储能等灵活性资源市场化交易机制和价格形成机制,鼓励储能直接参与市场交易,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盈利。铅蓄电池位列第二,累计装机规模29.3万千瓦,占29%。
分布式能源:是利用小型设备就近向用户提供能源供应的能源利用方式,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储能系统这里主要指非抽蓄储电系统。
加快构建基于互联网的智慧用能信息化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开放共享、灵活智能的综合能源供应及增值服务。尽管微网早期以离网型为主,但从应用和发展趋势来看,并网型微网是主要应用形式,与电网双向互动,成为电力新业态。从两大电网公司向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和跨界之后,又不约而同发文促进储能的发展,从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三型两网、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的发展战略来看,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势不可挡,目前先进物联网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才刚刚起步,未来电力新业态/新模式还将不断涌现。我国分布式电源以新能源为主,其中分布式光伏占比达67%。
这些微电网工程大致可分为三类:偏远地区微电网、海岛微电网和城市微电网。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28个,这些示范项目成为各利益主体争相抢占的技术和市场领域。
2016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推出《关于推进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首次提出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的两种模式,其中终端一体化集成供能系统也就是综合能源系统,其特点是面向终端用户电、热、冷、气等多种用能需求,互补利用传统能源和新能源,构建一体化集成供能基础设施,通过天然气热电冷三联供、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和智能微网等方式,实现多能协同供应和能源综合梯级利用,是构建能源互联网的基础。新商业模式的出现是推动新业态发展重要引擎,新业态实现突破发展的关键在于商业模式创新,以服务创造价值。
海岛地区微电网:利用海岛新能源、建设海岛微网是解决我国海岛供电问题的最佳选择,目前共建成10个,主要是离网型微电网,包括:浙江南麂岛微电网试点、广东珠海东澳岛微电网试点、海南三沙市永兴岛微电网等。南方电网也于2019年初印发《关于明确公司综合能源服务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